河南能源发展网
本网专稿
本网专稿
我的位置: 首页 > 本网专稿
五种新型储能方式优缺点浅析
发布时间:2023-11-06
  |  
阅读量:
  |  
来源:河南能源发展网
分享到:

  一、机械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二氧化碳储能、重力储能等)

  1、优点:储能时长。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逐渐成熟;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利

  用基岩造穴,国内基岩条件及深度适宜,布局较为灵活,前景广阔。

  2、缺点:天然盐穴的压缩空气储能受盐穴资源限制,建设局限性较大。

  二、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等)

  1、优点:电化学储能充放时间在毫秒级,对受端电网频率的支撑能力高,布

  局灵活,能量密度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达 140~220Wh/kg,目前最常

  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储能适用于 4 小时以内的短时间尺度储能场景。

  2、缺点:安全性差。锂离子电池储能受碳酸锂等主要上游原材料价格制约大,

  有一定不确定性。钠离子电池在高温运行下存在腐蚀问题和安全隐患,液流

  电池充放电效率偏低(60%~75%)。

  三、电磁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等)

  1、优点:电磁储能有较高的技术安全性和布局灵活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2、缺点:仅适用于超短时间尺度储能应用场景,能量密度低、成本高。

  四、热储能(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及热化学储能)

  1、优点:热储能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好、布局相对灵活。

  2、缺点:现阶段转化损耗大、效率较低五、氢储能

  1、优点:氢储能能量密度高,受外部环境依赖性小,储能过程环保,能适用

  于极短或极长时间供电。氢储能是解决未来系统跨月跨季平衡调节问题的主

  要举措

  2、缺点:电制氢、氢储运和氢发电等环节,全过程转换效率低,氢易燃易爆

  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目前来看,,亟需大力推进。

  总体来看,各类储能技术的储能时长、能量密度等特性不尽相同,存在

  各自匹配的应用场景,不存在“包打天下”的储能技术。应积极推动新型储能

  技术多元化发展,根据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建设阶段的系统需求,重点发展推

  广不同的储能技术路线。 (河南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院 薛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