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发展网
煤炭电力
煤炭电力
我的位置: 首页 > 煤炭电力
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9
  |  
阅读量:
  |  
来源:河南能源发展网
分享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主要内容

  背景与意义:《意见》强调在新形势下,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供应及清洁低碳转型,必须对配电网进行提质升级。这不仅涉及到加强配电网建设、提升抗灾防灾能力,还包括适应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等新业态的接入。

  总体要求:政策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要加强安全供电、绿色发展、统筹衔接与科学管理。到2025年,预期配电网将实现更坚强的网架结构和更充裕的供配电能力,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实现数字化转型。

  重点任务:涵盖四个方面——补齐电网短板、提升承载能力、强化全程管理、加强改革创新。这包括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电网、应对自然灾害、提升电网装备的能效和智能化水平,以及满足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接入需求。

  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持续开展监管评估等,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总体而言,《意见》着眼于配电网的现代化升级,旨在通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新业态的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对新能源行业
       该政策促进了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扩展和创新的机遇。政策鼓励对配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以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这意味着新能源项目,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政策还强调对新能源接网影响的分析和配电网承载能力的评估,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的空间。

  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行业:随着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快速增长,该政策通过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为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提供了支撑。这不仅为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相关的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如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提供了发展机会。

  新型储能行业:政策强调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包括鼓励在电网关键节点和电网末端布局新型储能设施,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和稳定性。这对于储能技术开发和应用,特别是电化学储能、长时电储能和氢储能等领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电力系统新业态:政策提出推动电力系统新业态健康发展,例如微电网、虚拟电厂等。这对于探索和开发新型电力服务模式和市场机制,如需求响应、分布式资源聚合等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向。

对上下游行业影响

  上游行业影响:主要涉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制造业。政策强调对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这将直接推动电网建设和维护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需要更多的变电站、配电线路、智能化电网设备和监控系统。这为相关制造业,如高效能源设备、智能电网技术等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对电网的升级改造,建筑和工程服务行业也将受益,因为他们将参与到电网升级项目中。

  下游行业影响: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政策鼓励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和发展,意味着对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为了满足新型负荷如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电网升级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另外,随着对新型储能的推广和应用,储能技术,尤其是电池存储、热能存储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间接影响:政策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提升,将有利于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增强电网的承载能力和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此外,政策还将间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原文链接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3/content_6935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