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煤炭电力
油气化工
再生能源
储能
氢能
地热能
光伏
风电
生物质能
双碳
培训
资讯
政策解读
党建工作
文化建设
节能环保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专家智库
工程动态
科技创新
重点项目
能源简报
本网专稿
网站首页
煤炭电力
油气化工
再生能源
储能
氢能
地热能
光伏
风电
生物质能
双碳
培训
资讯
政策解读
党建工作
文化建设
节能环保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专家智库
工程动态
科技创新
重点项目
能源简报
本网专稿
培训
培训
我的位置:
首页
>
双碳
>
培训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趋势中的利益博弈
发布时间:2024-12-17
|
阅读量:
|
来源:河南能源发展网
分享到: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一种新型电力运行模式,它将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运作。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因新能源发电出力占比逐步提高而导致的系统频率和电压波动问题,提高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提高区域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现状
截止到2024年3月末,全国已有27个省份和自治区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项目超过150项,电源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其中,青海省申报项目数量最多,项目总电源规模最大;新疆自治区已建成、并网运行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最多。中部省份的河南省对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从省、市、县三级的政策上是贯通的,支持力度强大。
已建成并网的一体化项目中,三峡新能源投资建设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的电源规模最大;待建项目中,甘肃省获批了全国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玉门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碳中和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政府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项目,从技术上讲有如下有以下几点原因与动机。
1、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2、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精准控制区域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有效应对电网故障,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3、降低用电成本:
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与用电负荷之间的交易,这是省了中间商赚差价;即便通过电网来进行电能的输送,这个环节的输配电价也是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另外,通过储能系统,可以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储存电能,在负荷高峰时释放,从而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有效整合各类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小编以为,对于有新能源资源条件的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在以政府导向推动的背后更为深刻的原因是源荷之间的产业协同,卖资源发电的同时,通过低电价驱动,吸引下游企业的投资,会给投资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强的增长动力与想象空间。
模式
大电网运行的本身也是以源网荷储的一种模式,电量与功率的交换在时空上有较大的维度。我们避开大电网的短板开展小维度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布局与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点对点拉专线模式:在用户区域外建设新能源电站,通过建设专线给用户供电。这个有没有隔墙售电的政策问题,我们将在下期的内容展开讨论。
2、点对网拉专线模式:在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区域外新建新能源电站,通过建设专线向网内负荷供电。
3、用户区域内建设模式:在用户或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区域内建设新能源电站,为用户供电。
利益
源网荷储与增量配电网的业务相似,也会对电力公司现有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电网公司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中的角色又是极其关键的。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公司需要负责电力的输送和分配,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发展中,电网公司可能是一种合作伙伴的角色,担负区域电网的建设和维护,保证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和传输,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首先,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因新能源发电出力波动导致的系统频率和电压波动,从而有利于电网公司的运营和维护。
然而,另一方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能会对电网公司的传统业务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因为这种模式允许用户和发电企业之间直接进行交易,可能导致电网公司传统的售电业务受到影响。
问题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丰富,在不同的场景里,又会派生出不同的问题。项目的“源”、“网”、“荷”、“储”可能会由不同的投资主体来实施,各主体之间自然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加上项目本身的投资赢利模式与电网之间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项目的备用容量与安全运行等又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梳理一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面临的问题。
1、项目建设成本高。不少省区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储能配置要求,对于不是离网型的项目,配置储能是一个经济负担。
2、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些省区没有采用分时电价或电价峰谷差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的储能无法获得合理收益。
3、“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需要有投资主体与盈利模式的创新,需要与电力的市场化交易进行耦合。目前在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基本都是国企投资,市场不够活跃。
4、目前的输配电价政策不适用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需要研究针对性的输配电价政策。
5、“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多个投资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
6、电网公司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矛盾心态,有利于负荷的就近消纳,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但会在售电的经济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