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光伏新增装机再次发力,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5月累计光伏装机61.21GW,5月新增12.9GW,同比增长160%!
虽然新增光伏装机稳中求进,但是从今年一季度各省的装机数据可以看到,之前的光伏装机大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虽然新增装机量也不算低,但是户用相比前增速有所下滑。其实从去年开始,之前光伏装机大省基本上就集体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可开放容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的迅猛增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等问题,多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缓解这一困局。
其中政策提及建立多元分布式光伏储能配置机制,在承载力为绿色区域,可正常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在承载力为黄色、红色区域,新增的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项目,储能配置比例不少于15%、时长2小时,租赁容量视同配建容量。支持第三方开发分布式储能,接入低压配电网参与就地调峰,通过云平台聚合形成“云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而山东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分布式光伏配储的省份,像德州、枣庄等多个地区都提出了分布式光伏配备储能的明确要求。据悉,目前山东已经在推进台区配储试点项目了。
台区储能并非新鲜事物,通常是指安装在配电台区,用于动态扩容、平抑负荷波动和平滑台区内新能源发电输出的储能系统。通过电网、负荷和储能的友好互动,提升台区的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
与传统的台区储能模式不同,分布式台区配储”项目由分布式光伏企业投资备案,储能电站通过电缆并入低压母线,安装独立电表直接接市电。电站不接受电网调度,通过跟当地电网约定”谷存峰放“,减少光伏发电对台区电压的抬升和电网的冲击,并减轻电力反送时电网调峰的压力。在储能完成备案后,投资企业依据当地的光伏配储比例要求获得相应的光伏开发容量。
而分布式台区配储的优势也极为明显,一方面提升了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能力,另一方解决了配电低压支线方向重过载和用户过电压的问题,实现了台区的弹性增容,此外还能为储能企业增加大量的出货量。最关键的是,不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为代价。
去年中旬,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表示,租用他人场所的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参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备案管理,推动分布式光伏根据承载能力区间配储、参与调峰、参与调度。
技术上,在低压台区配置储能,有效的缓解台区变压器及线路反向重过载情况,提升台区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有效提升台区电能质量,缓解台区配电网电压过高等问题。
同时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云技术,台区储能接入了智能微电网系统,其智能微电网云平台具有高稳定性、高扩展性等特点,为后续与电网互联,更好的响应电网指令打下基础。
分布式台区配储项目通过电网、负荷和储能的友好互动,起到了平滑当地充电负荷曲线、优化电能质量的作用。在分布式光伏发展逐渐被容量空间锁死的现实下,这一举措或许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